导读>>>
昨天,一个函上了头条。
函的内容极具爆炸性——“8年抗战”要改为“14年抗战”。
而教育部方面也证实,函确实是真的,由教育部二司所发。
教育部提出要求,在2017年春季教材中全面落实“14年抗战”概念,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反映日本侵华罪行,强调九一八事变后的14年抗战历史是前后贯通的整体。
△“八年抗战”是哪八年?
八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7年“七七事变”中日战争全面爆发算起,至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的8年时间。
▲七七事变时在卢沟桥头防御工事内的中国士兵
△“十四年抗战” 是哪十四年?
“十四年抗战”的说法是指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算起至日本无条件投降,则为14年。
▲中国历史教科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九一八事变”章节
△“8年”和“14年”分歧在哪里?
持8年抗战说法的人,认为从七七事变开始,中国进入全面抗战,而从1931年九一八至1937年七七事变期间,仅是局部抗战。七七事变后,国民政府下达抗战号令,持8年抗战说法的人认为,应当以政府系统组织的抗战作为时间起算点。
“前6年为局部抗战,后8年为全面抗战”
“这样会把东北6年的抗战排除在外了”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占了我国东北领土,虽然国民政府没有组织系统抗战,但东北人民投入到抗击日本侵略的斗争中。
此外,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便号召武装抗日,领导了东北抗联等抗日组织。
东北抗日斗争中,涌现出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英雄人物。8年抗战这一说法,对东北抗联不公平,也过于以政府为准,将民众自发的抗战排除在外。
日本的侵略是阶段性的,是一步步发展的,从东北到热河,到华北,到七七事变后的全面侵华,这些侵略活动是一体的。
△国台办回应:东北抗日联军的贡献不应忘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马晓光11日对“大陆中小学的课本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作出回应,他表示,在“七七事变”和全面抗战爆发之前,从1931年东北沦陷开始,就活跃着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他们的抗日义举当然要早于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所以,对他们所做的历史贡献我们不应该忘记。【详细】
△“十四年抗战”概念由来
中国抗战史专家王锦思认为,确认抗战从九一八事变开始,符合国际认知。据他介绍,作为侵略国,日本在描述侵华战争时,就是将九一八事变作为时间起点的。在他看来,民间更为熟知的抗战节点也是九一八事变,每年9月18日,全国各省市区都会鸣防空警报纪念九一八事变。
其实,‘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这个事,也并不是无迹可寻。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系列活动上的讲话中首段便提到:“中国人民经过长达14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2014年9月3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举行的纪念活动上,一系列数字意味深长:
现场有14个方阵、14声礼炮、140面彩旗、14000只气球,放飞3500羽和平鸽,而主馆台阶两组,第一组8级,寓意8年全国抗战,第二组14级,寓意14年抗战历程。
△日网民诬称“在篡改历史”
“8年抗战”改为“14年抗战”这则消息“刺痛”了有的日本媒体和网民。
有日本右翼媒体10日称,在此之前,中国一直将“七七事变”作为抗日战争的始点,现政府却“修改历史”,把抗日战争的起点改为1931年9月18日。中国政府似乎要通过历史教育,进一步强硬对日姿态。
10日,在日本雅虎网站上,有300多条关于此事的留言。有日本网友诬称“这是在篡改历史”。有人说,“增加了6年,真厉害呀。干脆写成30年吧”。还有人称,“今天嫌中的感觉又加深了”。【详细】
国防大学教授公方彬要给日本网友们上一课了!!!
听好了——
记得历史不是激发仇恨,是避免历史再现,出现灾难性的后果。对日本来说,正面解读比错误解读更好一些。由于历史上,军国主义在错误道路上走得太远,今天恰恰需要通过正确回顾历史来避免发生问题,因此,在历史问题上,认识越到位,越有利于中日两国人民走向和谐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