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生女留学嫁老外父母崩溃 你还指望“养儿防老”吗?
新闻内容

事件>>>

 

10年前,女儿到美国留学,每年约30万。对张勇来说是一笔巨资。如今女儿要留在国外工作,并要和外国男友结婚。张勇一直劝她回国,要挟断绝父女关系,但效果不大。张勇觉得,这辈子最错误决定就是送女儿到国外上学,他们老了谁照顾?详细

 

 

这样的中国式家庭矛盾经媒体报道,引发了热烈的网络争议——

 

有人觉得:父母渐老,子女应尽量在父母身边照顾

 

有的认为:孩子其实是独立个体,父母不应‘捆绑’他之后的生活!

 

还有人说:真孝顺在哪都会照顾父母!

 

其实,张勇夫妻的担忧,掺杂了对女儿外嫁的不舍,还有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观念。

 

养儿防老是否不道德?

 

多年以前,陈志武教授曾在一篇文章中批评说,中国人根深蒂固的养儿防老观念不道德。当时舆论还颇惊诧,几年来风俗流转,很多人接受了这种观念。尤其新家庭组建者,他们感于养老压力之沉重,自己对下一辈的爱意之真挚,决心走出不同于传统的道路:孩子成年之后,无论采取何种方式,也不把养老负担丢给下一辈。给亲情松绑,使家庭和谐,就要抛弃养儿防老的观念。

 

陈志武说养儿防老不道德,不是质疑这模式过错,而是指责它对家庭关系的戕害。他认为,亲属关系生而无法改变,由此派生出的种种“契约”,也就带有强制性意味。当亲情捆绑利益,儿女成为人格化投资品,亲亲相爱含有“履性契约”,家庭就变得沉重了。父母不再要求儿女养老,儿女不再承受压力,他们之间更注重情感交流,同时利于个人精神世界的自由拓展,情感生活的丰富。

 

中国式养老何去何从?

 

但是,不可否认,在中国,和张勇持“养儿防老”的一样观念的人很多。对农民而言,养儿防老是明智且成本较低的;家庭关系隐形的契约化,利于抵御风险。

 

那么,今天的话题就要回到中国式养老上,如何在年老之后获得一份充足的保障以安享晚年,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

 

目前,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超过2亿,空巢老人突破1亿,失能半失能老人达到3500万……“银发浪潮”扑面而来,冲击着我国的经济、社会、文化、家庭。

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生活压力的增大,我国老龄人口也在增多,养老模式更呈现多样化,越来越多的人已经逐渐摒弃了固守的思维观念,改“养儿防老”为“存钱防老”、“买房养老”等,养老金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不过,养老金是否真的能够做到“养老无忧”呢?面对庞大的老龄人口,中国式养老将何去何从?

 

很肯定的一点是,解决中国式养老难题靠单兵突进、小打小闹俨然不行。

 

那么,从体制机制上该如何进行统筹安排?

 

一是建立健全养老保障体系。我国尽管已经实现了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解决了双轨制问题,但还没有实现人员全覆盖,养老保障的水平还比较低,特别是农村养老保障水平还比较低,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广大居民的养老保障需求。老龄问题的核心是保障问题,重点是老有所养,关键是建立健全养老保障制度。要建立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在提高国家保障水平的同时,要增加公民自我保障意识,鼓励公民购买商业养老保险、以房养老等。

 

 二是建立健全养老健康支持体系。老年人最渴望的是健康,但随年龄增长健康水平下降又是必然规律。我国老年人患慢性病达70%,其中50%患两种以上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率高,分别为66.9%、19.6%,但知晓率和控制率都很低,高血压知晓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5.4%和14.6%,糖尿病知晓率和控制率分别为42.3%和36.7%。这说明,我国老年人整体健康素养比较低,老年人健康形势不容乐观,同时也说明,老年人健康工作特别是健康管理和健康促进工作潜力很大。

 

三是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我国的基本养老方式是居家养老,但作为依托的社区养老服务业仍然十分薄弱。特别是老年人口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文化层次越来越高,老年人的要求越来越广泛,对老有所为、价值尊严、文化教育、精神关怀等高层次的需求越来越大,对养老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

 

四是建立健全社会支持体系。有哲人说过,爱子女是自然现象,爱老人是文明现象。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尊老爱幼传统美德,但现在爱幼过度甚至溺爱成为社会问题,而敬老不足,也成为社会问题。造敬老爱老社会氛围,既需要教育和宣传,也需要调整社会政策。比如,

 

借鉴日本社会学家提出“一碗汤距离”的理论,鼓励子女与父母就近居住或同住,在购买住房的贷款利息、贷款首付或契税上给予优惠。

 

借鉴韩国、德国等国家做法,在政府开发的公益性住宅中,设计“多代屋”,鼓励多代同住。

 

借鉴新加坡政府“三代同堂花红”的做法,调整个人所得税征收办法,对赡养老人的子女征税者适当提高起征点或减少纳税额。对家有高龄老人、有病老人的在职职工,给予特殊的照料老人带薪假期制度。探索建立中小学生从事志愿服务制度,鼓励到社区从事公益活动,到养老机构照顾老人等。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老年宜居环境体系,建立健全老龄工作体系,动员全社会力量齐抓共管。

评论
★养儿防老是文明社会的一种悲哀

养儿防老是一种典型的私力救济,它主要靠道德伦理维系,却又受制于子女的健康、收入等因素,因此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我们国家必须从“养儿防老”、私力救济的传统社会,转型到“靠政府防老”的现代公民社会。要求政府提供保障,是我们的权利,因为我们是纳税人。相应的,政府提供保障,是一种义务,而且是一种更加稳定的保障。

当一名公民安分守己辛劳一生,能否获得体面的晚年生活,却得寄望于子女是否孝顺,是文明社会的一种悲哀。
网友观点
@易中国:这还算好的。我的一个女领导,儿子中学就送去英国,一去十几年,拿到绿卡,直接在那边结婚定居生了两个孩子了。可怜我这个领导,单身一人孤孤零零的在国内过着,养老都不知道怎么办……

@Change their own:口口声声说爱女儿,却不愿为女儿做出改变!一直关心的却是自己老了怎么办……!服!

@节节格格:老了没人照顾可以去养老院,自食其力,养儿防老的观念要改一改了,子女有子女的世界,老人有老人的空间,生个孩子就一定要她养你?

@17-相春雨妈妈:看这对夫妻养儿的目的是为了养老啦!在让女儿出国前没规划好她们后半生的生活状态,或者说让女儿出国其实就是为了自己在家族地位的提升,只能说事态发展超出预期,把父亲的自私狭隘的本性揭露出来!我支持女儿的做法,希望这对夫妻尽快面对现实,重新找到生活的支点,老来伴嘛,跟自己老婆幸福度过余生才是最真的!

@小苹果:奇怪的父母!倘若儿子国外定居,就不是这种心情了吧,虽然也是几年见一次。每个留学生终极目标何尝不是定居?要我说,放宽心,让孩子飞吧。

@用一辈子等待一个幸福:看见很多评论都感觉心酸,很多人不知道孝顺是什么东西了,拿一些外国人的思想来评论!在中国,谁不想到老了以后能过几天天伦之乐?

@creep life:人是有感情的,养老送终也是应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