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篇名为《摩拜创始人套现15亿背后,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自媒体文章在微信朋友圈中传播。
文章主要从摩拜单车被收购一事说起,讲述了“同龄人”胡玮炜的“成功人生”。文章作者对摩拜单车创始人的描述是“十年月薪从四位数到五位数,却用一年把摩拜从0做到10亿美元”,随即笔锋一转,用近乎可怜的笔触形容了他眼中多数的80后“要么在北上广的写字楼里,刚刚成为一个总监,小腹上长出赘肉,每月因为房贷不敢辞职。要么在三四线城市里,过着平淡,却一眼可以看到未来的日子。”
里面写下了很多催人泪下的语句:
●“不管你愿不愿意,中年都如约而至。”
●“然而,三年前还是普通记者的胡玮炜,已经不动声色的走到,旁人难以企及的高度。”
●“大学毕业后五年,你就会发现,‘同龄人’是一个经不起推敲的名词。”
●“不会再有匀速前进的同龄人,你要么一骑绝尘,要么被远远抛下。”
●“就算你呆在原地,你缓慢成长,也是一种退步。”
总之,整篇文章一直在拿“别人的成功”和“你的平凡”作对比,一直在强调“你的同龄人,正在无声无息地抛弃你。”
一时间,不少人都在朋友圈转发。
从“时代抛弃你的时候,不会跟你说一声再见”到“同龄人抛弃你的时候,不会跟你说一声再见”,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就被抛弃了好几次。
然而没过多久,就有一篇叫做《溥仪3岁已登基: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文章又重新刷了屏,把那篇疑似“兜售焦虑“的文章见招拆招,说出了此中真意:他们蛊惑你一路绝尘向前,以便于自己更好地在后面数钱。”
评论更是幽默犀利:“葫芦娃生下来就开始打怪”,“哈利波特1岁时就已经反弹死了伏地魔,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悟空的花果山更是发文表示:
昨天,韩寒发了一条微博,直指那篇流传甚广的朋友圈热文“它已经不光光是在贩卖焦虑,而是在制造恐慌。”
韩寒评论全文如下:
任何东西都必须适量,过了就会有负作用,就会有毒。
为什么“抛弃”一文会成为微信爆文?因为这迎合了社会上的某种情绪和焦虑。现代社会快节奏、高张力,无人不在枷锁中却又渴望成功。这是一种可贵的力量,某种程度上,也正是有了对成功的追求,整个社会的发展才元气满满。但关键的是,在过度的欲望挤压之下,社会风气渐渐有些浮躁,有些人变得急功近利,久而久之就丧失了独立思考、自我判断的意识和能力。
在这种情况下,制造噱头是标题党惯用且屡试不爽的招数和套路。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 的10万+点击量,还是韩寒一小时上万的评论,都可以看得出来:大众的言论与思想很容易被牵制。
“你的同龄人正在抛弃你”的原作者也好,韩寒也罢,他们都只是向大众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不甘如此的人不能站在道德的制高点指责他人不求上进;向往安稳的人也没必要因为他们的言论而焦虑不已。
不要因为他人的言行举动而牵制自己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