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我半年工资,养不起一个暑假里的孩子》引发家长热议,数学200元一节、英语2000多元一期、钢琴450元一节,各种培训班账单被家长无奈地称为“碎钞机”。不少孩子参加补习班,超前学习下学期内容……
暑期补课这个话题,几乎触及到了每一个家庭的痛点。
暑期来了,家长不仅要想办法解决孩子的去处,还要考虑孩子没有人督促学习落下的可能性,行之有效的办法就是把孩子往各种培训机构塞……每种课程都是钱钱钱钱,两个月的暑假也变成了家长们“拼身家”的特殊时期!
我们也做过一次街头采访,可以来回顾一下↓↓↓
这个暑假你家孩子补课了吗?
具体报了哪些课程呢?文化类、美术类、器乐类、舞蹈类、声乐类、书法类、体育类……多种多样,让人眼花缭乱。
至于费用,每个家庭根据自身条件而定,但都舍得为孩子花钱,少则几千元,多则几万元。
补课,孩子们喜欢吗?好吧,这个问题对孩子来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家长觉得要补就必须得补
其实,家长们也是被裹挟的群体。他们从孩子的口中得知,从其他家长传来的消息,都参加了这样那样的补课和培训。本想消停一下吧,但为了自家孩子不落后于人,也只能跟着别人走:班上成绩好的学生都在补,那其他学生还能不补吗?于是,手忙脚乱地帮孩子物色参加什么班。这时候,他们不是纠结有没有钱,而是纠结上什么班,有什么效果,怎么合理安排培训时间。
还有一个比较现实的原因,现在的双职工家庭居多,父母都是上班族,放假期间,很难照顾到小孩。“把孩子单独留在家里,大人不放心,不如送到教育机构,相对来说是不错的选择。”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暑假变得名不副实,变成了“忙”假与“培”假,本该享受假期快乐的孩子们,从学校转进了各种培训班,既要做暑假作业,又要参加各种培训,孩子们的书包变得越来越重,近视眼也越来越多。不知道长大后的他们,回忆起自已的暑假,是快乐更多,还是无奈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