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持人 李晓骏:
谢谢发布人,谢谢各位记者朋友,今天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
郑备:
总之,全会做出了一系列的重要部署,就是为了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谢谢。
-
郑备:
环境更优美,就是要加快建设美丽四川,持续改善我们的环境质量,让人民群众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喝上干净的水、吃上放心的食品、生活在宜居的环境中。为此,全会提出,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化大气、水、土壤等污染防治,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城市黑臭水体。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强长江、黄河上游生态治理和修复。深化生态文明建设,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
郑备:
卫生健康方面,要深入实施健康四川行动,加强重大传染病预防控制,建设省公共卫生综合临床中心,构建省市县三级医防协同的公共卫生体系,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方面,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调发展,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目前我们正与重庆在共同推动成渝地区便捷生活行动,将在高铁公交化、户口迁移、养老保险无障碍转移、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等方面陆续推出政策措施,不断提升两地群众的生活水平。
-
郑备:
服务更优质,就是要推进全省公共服务资源合理布局、优化配置,持续提升共建共享水平,显著改善人民生活品质。为次,全会提出,教育方面,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促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水平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提高民族地区教育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教育强省。
-
郑备:
生活更富裕,就是要持续提升全省居民收入水平,让人民群众的钱袋子“鼓起来”,使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足,更有保障,朝着共同富裕的目标不断迈进。为此,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速高于全国”的目标。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特别是加强重点群体创业就业服务,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就近就业。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
郑备:
文化更繁荣,就是要充分彰显我们四川开放包容、崇德尚实、吃苦耐劳、敢为人先、达观友善、巴适安逸的人文特质,为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提供独特而丰厚的文化土壤。为此,全会提出,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强化重要文化和自然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完善城乡公共文化设施,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振兴川剧和曲艺,提升巴蜀文化的知名度美誉度。
-
郑备:
我省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的新征程,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多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关注的领域会更广,品质要求会更高。为此全会提出要加快建设文化更繁荣、生活更富裕、服务更优质、环境更优美的宜居家园。
-
郑备:
谢谢你的提问和关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省委、省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把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十三五”时期,我省的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一直保持在65%以上,省委、省政府坚持每年办好一批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实事,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分别是8.3%、9.3%,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占比也已经达到100%,人均期望寿命达到77.34岁,空气质量的优良天数达到89.1%。
-
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记者:
我是四川广播电视台全媒体新闻中心的记者。我的问题是,全会作出了“持续提升共建共享水平,加快建设高品质生活宜居地”的战略部署,要求加快建设文化更繁荣、生活更富裕、服务更优质、环境更优美的宜居家园。在这一点上请问“十四五”时期是怎样考虑的?
-
主持人 李晓骏:
时间关系,请提最后一个问题。
-
刘欣:
第四,要坚持以制度开放为方向,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要始终把实施推动深层次的改革、高水平的开放和高质量的发展更好的结合起来,统筹打造对外开放新的前沿和重大改革的先行地。在不断提升商品要素流动性开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持续开展开放发展的工作激励和开放环境的综合评价。更好的统筹开放与安全,加大压力测试,做好风险防范,推动开放发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我回答完毕,谢谢。 -
刘欣:
第三,坚持以自贸试验区建设为重点,构建更高能级的开放平台。要深入实施跨试验区的引领性工程,持续推进自主创新、赋能放权和协同开放的“三大攻坚”,建设川渝自贸试验区协同改革示范区,研究对接自由贸易港政策和制度体系。要创新提升国家级经开区,推动国际产业合作园区的差异化发展,促进综保区提质发展。
-
刘欣:
第二,坚持以推动贸易投资融合和内外贸易一体化为路径,发展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要促进外贸创新发展,主动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重塑,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推进“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的建设,加快建设贸易强省。发展文化、数字、中医药等服务贸易,拓宽出口产品转内销渠道,扩大高品质商品和服务进口。制定“走出去”的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探索与发达经济体开展第三方市场合作、打造国际产业合作的示范省。要用好外商投资准入的负面清单,打造中西部投资的首选地。
-
刘欣:
第一,坚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统领,进一步优化对外开放布局。要更加注重把提升双循环的开放门户枢纽功能与厚植支撑国内大循环经济腹地优势相结合,推动内陆与沿海、沿边、沿江的协同开放。
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更好运用RCEP制度安排,做大与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投资合作,加强开放能力建设。更加强化西向南向的开放,加强东向北向的战略通道建设,加快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构建国际航线、国际班列、长江航运、陆海多式联运协同的运输体系。 -
刘欣: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四川对外开放迎来了RCEP签署实施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为全省实现更高水平的开放创造了难得的机遇。我们将认真贯彻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深化“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着力在拓展开放空间、发展开放型经济、提升开放平台和优化开放环境上寻求更多突破、取得更多实效,努力打造内陆开放战略高地。
-
刘欣:
开放平台实现重大突破,自贸试验区建设实现了“三年三步走”跨越、8个协同改革先行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综保区数量增至6个,创建形成4个跨境电商综试区和3个国家级货物出口基地,8个国家级经开区,以及16个国际合作产业园区,这些效益明显提升。
-
刘欣:
谢谢记者朋友的提问。“十三五”以来,四川坚定实施全面开放合作战略,突出南向、提升东向、深化西向、扩大北向,“四向拓展、全域开放”新态势加快形成。开放型经济提质升位,货物进出口年均增长20%以上、规模跃居全国第8位。服务贸易迈上了千亿元的台阶,364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四川,与南向国家地区的贸易规模实现翻番,美国、东盟、欧盟成为我省前三大贸易伙伴。
-
经济日报记者:
我是经济日报的记者。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强调要深化“四向拓展、全域开放”,加快建设内陆开放战略高地,请问“深化”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对建设内陆开放战略高地四川有哪些新招、实招?谢谢。
-
主持人李晓骏:
请继续提问。
-
戴允康:
第六,要着力与重庆共建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我们要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与重庆高位谋划、高频互动、高效推进,加快形成文旅空间布局一体化、文旅产业发展一体化、文旅市场开放一体化、文旅公共服务一体化的格局,奏响巴山蜀水文旅融合发展“交响乐”,努力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成为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的世界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
我就作这些回答,谢谢。 -
戴允康:
第五,要着力推动四川文旅产业发展。旅游发展的循环性特别强,我们要主动融入双循环发展新格局,全面激活文旅消费潜力,推动文旅产业转型升级,建立健全现代文旅产业体系。“十四五”期间,要加快建设一批标志性、引领性、枢纽性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培育一批文旅龙头企业,建设一批文旅融合示范园区,做优一批文旅精品景区,做强一批艺术团体,大力发展数字文化、智慧旅游、文化创意等新经济,积极推进文旅公共服务标准化、智慧化、便利化建设。不断提升四川文旅产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
戴允康:
第四,要着力调整四川文旅产品的结构。四川文旅资源十分丰富,但是目前还处在以观光旅游为主的发展阶段。下一步,我们要不断深化文化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文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要性、迫切性很强。我们要挖掘用好四川特色文旅资源,突出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度假旅游、康养旅游、研学旅游等业态,促进红色旅游和乡村旅游的提档升级,推动传统的观光游向体验游、度假游、健康游转变,打造特色鲜明、类型丰富、结构优化的四川文旅产品体系。
-
戴允康:
准备每年评选命名一批天府旅游名县、名镇、名村、名宿、名品、名导等,逐步形成以天府旅游名县为龙头的一系列“天府旅游名牌”。同时持续提升“天府三九大、安逸走四川”文旅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不断彰显四川独具魅力的文化影响力和特色鲜明的旅游吸引力。
-
戴允康:
第三,要着力做大做强四川文旅品牌。近两年来,我们评选创建天府旅游名县,对于推动四川文旅的发展发挥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引领作用。下一步,我们要总结这个经验,在不断擦亮“天府旅游名县”这个金字招牌的同时,我们要探索开展“天府旅游系列名牌”的建设。
-
戴允康:
第二,要着力深化四川文旅融合发展。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坚持事业与产业相统筹、质量与效益相统一、保护与开发相协调、融合与创新相结合,重点推动实施古蜀文明保护传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文艺精品创作展演、历史名人文化传承创新、文旅精品线路推广、节会活动品牌培塑、文旅交流合作等重大工程。深入推动文化旅游与一二三产业、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等领域融合发展,培育形成一批新产业、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打造更多文旅融合精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
戴允康:
第一,要着力优化四川文旅发展的整体布局。准确把握四川文旅新发展阶段特征,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省委“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完善“一核五带”文旅发展布局,持续打造大九寨、大峨眉、大熊猫、大香格里拉、大贡嘎、大竹海、大灌区、大蜀道、大遗址、大草原这十大文旅精品。着力建设长征红色旅游走廊、巴蜀文化旅游走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茶马古道历史文化走廊。以这些品牌和走廊做支撑,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壮大文旅经济。
-
戴允康:
基本建成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我们理解就是要经过努力,把我省建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广泛践行、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文旅产业高度融合的文化高地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要显著提升巴蜀文化影响力、四川旅游吸引力、文化旅游供给力、文旅产业竞争力。建设文化强省旅游强省,我们考虑重点要在以下六个方面着力。
-
戴允康:
感谢您对文化旅游的关心。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明确提出要在“十四五”期间基本建成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这是四川省委第一次提出这个目标,我们理解,这是省委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推进四川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设定的一个新的战略目标,作出的战略部署。
-
凤凰卫视记者:
谢谢主持人,我来自凤凰卫视,我的提问是,四川文旅资源丰富,文旅发展优势突出、潜力巨大。在“十四五”期间,四川准备从哪些方面入手,进一步推动四川文化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基本建成文化强省、旅游强省?谢谢。
-
主持人 李晓骏:
今天来了境外媒体记者,请一名境外媒体记者提问。
-
朱家德:
二是抓好数字产业的发展,“芯、屏、端、软、智、网”产业链供应链不断延链、强链。三要强力推进产业数字化工作,构建“5+1”现代工业体系建设是具体的抓手,我们将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优势产业融合发展,带动面上企业加速实现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四是不断开发新应用,用数字赋能千行百业,建设网络强省、数字四川、智慧社会。
我就回答这些,谢谢。 -
朱家德:
第三,坚定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产业链供应链是经济循环畅通的关键,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个环节,实现上下游、产供销有效衔接、高效运转,迫切需要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重点是:一要着力提升传统产业发展能级,大力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以我省传统优势产业为重点,通过大规模技术改造、工艺革新、产品换代,实现信息化、智能化、绿色化升级,加快向价值链中高端迈进。
二要着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在做强优势产业基础上,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新兴产业的招引力度,推动产业链供应链横向、垂直整合,促进形成现代产业生态圈。
三要着力推动区域产业协调发展,进一步优化产业空间布局,引导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建设一批高水平产业园区和现代产业基地,打造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高端装备、食品饮料制造业集群和全国重要的先进材料、绿色化工产业集群。
第四,重塑经济新优势,必须推动数字赋能。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抢抓数字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下一步工作的重点:一要加快新基建的步伐,推进5G、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夯实数字产业发展的基础支撑。 -
朱家德:
为此,我们将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力。
第一,积极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这是发挥四川作为国家战略腹地和内陆开放门户的优势,优化我省产业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我们既要牢牢把握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又要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竞争,把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关键产品有机嵌入全球产业分工合作体系之中,成为全球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同时不断突破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锁定的束缚,在新发展格局中持续提升产业竞争能力。
第二,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是在新发展阶段指导经济社会发展必须坚持的原则和主线。当前,我省产业仍处于国际分工产业链价值链中低端,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还不能满足多层次、多样化市场需求。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必须紧紧依靠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供给来适应、引领和创造新需求,提升供给体系对市场需求的适配性,用性能更好、款式更新的产品来提高产业链附加值,用特色化、品牌化的服务来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
朱家德:
三是加快建设“10+3”现代农业体系,擦亮农业大省金字招牌,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
-
朱家德:
二是加快建设“4+6”现代服务业体系,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生活性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升级,发展特色金融,深化文旅融合,建设现代服务业强省。
-
朱家德:
一是加快完善“5+1”现代工业体系,坚持发挥先进制造业的主导作用,把我省电子信息、装备制造、食品饮料、能源化工、先进材料和数字经济融合发展作为主攻方向,推进制造强省的建设。
-
朱家德:
谢谢这位记者的关心。在这次全会上,省委准确把握四川未来五年到十五年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作出了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的重要部署,这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四川提供重要的支撑。四川构造现代产业体系的主要构想,包括三个方面。
-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记者提问。产业兴盛是经济发展的根基。我想了解的是,“十四五”期间,四川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有哪些构想,主要的着力方向和关键突破环节是什么?谢谢。
-
主持人 李晓骏:
请继续提问。
-
刘东:
同时也要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扩大科研单位和科技领军人才的自主权,这次全会已经提到,包括揭榜制、包干制等等,我们都要在试点的基础上在面上进一步推进,解决好制约科技潜能发挥的玻璃门等障碍问题,进一步激发创新创造的活力。
我们大概从以上五个方面来进一步推动全会明确的科技创新高地的实现目标,回答完毕,谢谢。 -
刘东:
第五是优化创新生态。优化创新生态的核心目的就是进一步调动创新主体的活力,不断激发创新主体的创新创造力,解决好由谁来创新、动力在哪里、成果如何用等问题。同时我省也是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我们要系统推进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加快发展技术转移机构,解决好成果转化当中的不愿转、不敢转、不能转的问题,畅通科技成果转化。
-
刘东:
第四是加强核心技术攻关和成果转化。这是全会明确的一项任务。围绕省委省政府部署的“5+1”、“10+3”、 “4+6”三个产业的重点,我们要进一步按照国家明确的新型举国体制的精神,组织实施体现发展全局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专项。全会已经明确重点方向和领域,我们将认真组织制定重大科技专项规划方案,在关键技术突破、卡脖子问题解决、未来发展引领等方面打通相关的技术障碍。
-
刘东:
国家已经明确的实验室在四川有基地,我们要把这个国家实验室四川基地建设好。同时按照高能级创新平台的建设,国家还在四川布局建设了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高端航空装备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和成都轨道交通国家研究中心等等,都是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的重要内容。
-
刘东:
第三是建设天府实验室。要建成科技强省必须要有战略科技力量,建天府实验室就是我们打造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一环。这次全会明确要集中优势力量,着眼国家重大需求,在几个方向上来推进天府实验室的建设,包括空天科技、生命科学、先进核能、电子信息等等。通过天府实验室的建设,我们争创国家实验室,这也是国家实验室建设比较好的做法。
-
刘东:
中国绵阳科技城怎样来建设?就是按照中央和国家领导人在绵阳科技城建设部际协调会上明确的“建设科技创新先行示范区”的目标来认真推进,走出一条自立自强的科技创新的路子。所以在科技创新目标的实现当中,这两个城对于四川省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
刘东:
二要突出科学城、科技城的双城引领。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是党中央、习近平总书记给我们明确的任务。那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和重庆一道,以“一城多园”的方式建设西部科学城。在四川的布局当中重点就是两个城,一个是成都科学城,一个是绵阳科技城。成都科学城怎么布局怎么建设?就是按照全会明确的“一核四区”来布局建设。
-
刘东:
一是要制定实施好两个规划,一个五年,一个十五年,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布局。着眼科技强省建设的目标,加强与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的衔接,科学制定四川省的2021-2035年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明确这期间的大事。着眼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的目标,就是制定四川省“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通过这两个规划明确我们未来五年、十五年创新发展的思路、重点、举措和主要目标、主攻方向。
-
刘东:
谢谢这位记者。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坚持把创新摆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进行部署,明确了到2025年、2035年科技创新发展的目标,这就是2025年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到2035年基本建成科技强省。围绕总的两个目标,我们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要求,一步一步把这些工作抓实。总的来讲,我们考虑从五个方面来推进。
-
新华社记者:
我是新华社记者。这次全会提到到2025年四川要“建成国家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到2035年“科技强省基本建成”,请问,四川将采取哪些务实的举措,来推动科技创新和建设科技强省?谢谢。
-
主持人 李晓骏:
请继续提问。
-
郑备:
总的来讲,建设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经济中心,核心就是依托综合交通枢纽和立体开放通道,优化城镇功能布局,培育竞争优势突出的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承载能力。谢谢。
-
郑备:
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方面。主要包括新型基础设施和现代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这里我重点介绍一下交通基础设施。全会指出,要强化西向南向的开放门户功能,加强东向北向的战略通道建设,构建“四向八廊”的战略性综合运输通道,应该说我们省的交通地理将发生历史性的根本改变。
“十四五”时期,南向,加快建成成自宜渝昆高铁,开通建设宜西攀高铁,特别是围绕畅通西部陆海新通道的西线通道,加快建设隆黄铁路,抢抓RCEP签署的重大机遇,推动四川更好地对接东南亚、南亚大市场。
东向,开工建设成达万、成渝中线高铁,构建到长三角地区的沿江高速铁路大通道,尽快实施广巴、达万铁路的扩能改造,开辟达万铁水联运的新通道。
西向,加快建设川藏铁路雅安至林芝段、成都至兰州、西宁至成都铁路,提升西向干线的公路通行能力,加强与西北省区的联动,打造面向欧洲及中亚、西亚的开放前沿。
北向,开工建设渝西高铁,加快既有高速公路的通道扩容,强化与关中平原城市群的联动,畅通至京津冀地区的交通运输大通道。同时,高标准建成投运天府国际机场,推动“两场一体”运营,打造国际航空枢纽、洲际航空中转中心和货运中心,推动业务规模和服务质量进入全球航空枢纽的第一梯队。 -
郑备:
要推动区域中心城市的内生型发展,加快培育经济总量占比高、综合承载能力强、创新发展动能强、区域带动作用强的全省经济副中心。同时也要推动县域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县域经济的底部支撑作用。
-
郑备:
要强化成都都市圈的辐射带动能力,大力提升成都的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发展都市圈的卫星城市,建设都市圈功能的协作基地。
-
郑备:
“十四五”时期,要加快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我们省“十三五”前四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是提高了1.5个百分点,与全国的差距从2015年的8.4个百分点缩小到2019年的6.8个百分点,“十四五”时期有望进一步缩小,为此全会提出了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升幅度高于全国的目标。
-
郑备:
全会提出,要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重点是以城市群为主体,以国家中心城市为引领,以区域中心城市和重要的节点城市为支撑,以县城和中心镇为基础,加快形成现代城镇体系。
-
郑备:
现代城镇体系方面。应该说当前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们省的城镇化空间也是非常巨大的,既有像成都这样的国家中心城市,又有一批以区域中心城市为带动的城市组团,具备较强的人口和经济的承载能力,有利于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高层次集聚资源要素。
-
郑备:
“十四五”时期,要继续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以实体经济为立足之本,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以数字经济为重要引擎,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
郑备:
现代产业体系方面。近年来,省委、省政府统筹谋划、强力推动,工业“5+1”、服务业“4+6”、农业“10+3”现代产业体系加快成势。去年我省工业五大支柱产业营业收入突破4万亿,占全省规上工业的80%以上,电子信息产业率先突破万亿元,我省一些地方特色优势产业应该说渐成气候,产业集群发展、集聚突破的态势也越来越明显。
-
郑备:
这个问题是具有重要的问题,建设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经济中心也是中央的要求,也是人民的期盼。全会对加快建设具有全国重要影响力的经济中心有系统部署,主要是坚持高质量发展,提出以现代产业体系为支柱,以现代城镇体系为载体,以现代基础设施体系为支撑,努力提升经济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
人民日报记者:
我是人民日报记者。我注意到四川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作出“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和经济承载能力,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的战略部署,请问四川将作出哪些努力?
-
主持人 李晓骏:
请继续提问。
-
唐文金:
这就是我们省贯彻落实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融入新发展格局的三条基本路径。回答完毕,谢谢。
-
唐文金:
第三,深入实施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大举措,也是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引领。这次全会以此统揽全省区域经济布局和各领域重大部署,要求树立“一盘棋”思想和“一体化”发展理念,优化完善川渝合作机制,着力打造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加快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重要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改革开放新高地和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一干多支”发展战略是四川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支撑,也是四川融入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承载。四川区域特征比较明显,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并实施这一战略以来,全省主干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干支协同联动的局面加快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这次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和彭清华书记在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从建强主干、壮大多支、干支联动等方面,对提升成都综合能级和国际竞争力、加快推动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发展都市圈卫星城市、建设都市圈功能协作基地、推动区域中心城市内生型发展、优化形成“一轴两翼三带”区域经济布局、加强重要节点城市功能协作等方面都作出了系统部署。 -
唐文金:
第二,提升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功能。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是封闭的国内单循环,需要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四川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是我国西向南向开放门户和西部陆海新通道的重要起点。随着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签署,四川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面临新的重大机遇。
打造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门户枢纽,着眼的就是强化国际高端资源要素聚集运筹功能、全国流通枢纽功能、西向南向开放门户功能。
要增强对外交往、中转服务、信息交换等核心功能,形成吸引国际商品和要素资源的巨大引力场。统筹推进现代流通体系建设,打造全国物流高质量发展示范区。积极参与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通东向铁水联运通道,构建国际航线、国际班列、长江水运、陆海联运等多通道协同运行体系。 -
唐文金:
第一,厚植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优势。国内大循环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需要加快构建完整的内需体系。我省消费市场庞大,产业体系和市场体系相对健全,拥有全部41个工业门类和超过680万户的市场主体,在供需两侧都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建强支撑国内大循环的经济腹地,着眼的是发挥我省人口和市场规模优势、工业化和城镇化后发优势、科教和产业基础优势。要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更好发挥投资关键作用和消费基础作用。
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引领和创造新需求。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协同解决重点行业、重点产业链、供应链卡脖子的问题。聚焦重点问题多推创造型、引领型、市场化改革,打通阻碍经济循环的瘀点堵点。 -
唐文金:
四川是全国重要的市场腹地和内陆开放门户,又是国家战略大后方,必须找准自身的角色定位,在融入上下功夫、做文章,为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作出贡献。这次省委全会审议通过的《建议》对此进行了突出强调和专章部署,重点从三个方面探索融入路径。
-
唐文金:
谢谢记者朋友。构建新发展格局,是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改革。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全国统一大市场基础上的国内大循环为主体,不是各地都搞自我小循环。
-
主持人 李晓骏:
请唐文金先生回答。
-
四川日报-川观新闻记者:
我是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的记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请问,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对四川发挥自身比较优势,主动服务和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中有哪些具体的安排?谢谢。
-
主持人 李晓骏:
谢谢王一宏先生的主发布。下面开始提问,记者朋友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名称。
-
王一宏:
第二板块为分论,包括第二至第六部分,阐述了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重要经济中心、强化创新驱动、深化改革开放、创造高品质生活等重点内容。
第三板块为保障,包括第七、第八部分及结束语,主要阐述统筹发展和安全、加强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全面领导等内容。大家普遍认为,《建议》全面对标对表中央规划建议,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相结合、整体谋划和重点突破相结合、一以贯之和与时俱进相结合、战略引领和落地落实相结合,符合中央精神,切合四川实际,顺应人民期盼,必将转化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的四川行动,成为指导和推动我省"十四五"乃至更长一个时期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我就向大家通报这些内容,谢谢各位。 -
王一宏:
第四、关于省委规划《建议》的起草情况
这次全会最重要的成果,就是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建议》稿明确了四川未来发展的基本思路、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重大举措,着力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如何实现发展的重大问题。进入新发展阶段,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四川的重大政治责任和宝贵发展机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首次将其写入了中央规划建议,对四川发展具有引领性和标志性意义。
《建议》按照中央关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定位来铺排基本框架,依据新发展理念的内在逻辑来组织相关内容。这有利于指导各地、各部门抓住未来发展的全局性关键性问题寻求突破,加快把国家战略机遇转化为发展动能,是这次规划建议的一大特色。
《建议》共8个部分、33条,分为三大板块。第一板块为总论,即第一部分,主要是总结"十三五"时期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分析国内外环境和阶段性特征,明确"十四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基本要求。 -
王一宏:
三是审时度势抓关键,展现了观大势谋大事的强烈机遇意识和担当精神。全会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四川面临的新机遇新挑战,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对四川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总体谋划和系统部署,推出一系列具有支撑性引领性带动性的重大项目、重大平台、重大改革,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奠定坚实基础。
这些战略性、创新性举措,聚焦突出问题和明显短板,回应人民群众诉求和期盼,有利于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塑造竞争新优势,推动四川更好开启新征程、迈向新目标、续写新篇章。 -
王一宏:
二是一张蓝图绘到底,彰显了持续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的坚强战略定力。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提出实施"一干多支"发展战略以来,主干引领带动、多支竞相发展、干支协同联动的局面加快形成,全省区域协调发展水平显著提升。
这次全会从实施国家战略的高度、以更大空间尺度进一步审视全省区域经济布局,重点在做强成都主干和极核功能、建设区域中心城市、促进区域协同3个方面深化拓展了"一干多支"发展战略。
这与省委十一届三次、七次全会对五大经济区以及各市(州)的发展定位和功能定位,共同构成了四川推动高质量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的生产力布局,体现了一致性、保持了连续性,也富有针对性,充分体现了省委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战略定力和实干精神。 -
王一宏:
一是旗帜鲜明讲政治,体现了坚定践行"两个维护"的高度自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是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上召开的一次具有全局性、历史性意义的重要会议。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央规划建议,为我省谋划"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五中全会闭幕后,省委及时召开一系列会议传达学习贯彻,分层分类开展宣传宣讲,在此基础上认真筹备召开本次全会,坚持把深入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作为鲜明主线贯穿全过程,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展现了省委坚定贯彻党中央大政方针和决策部署的高度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 -
王一宏:
第三、关于这次全会的主要特点
这次全会的胜利召开,各方反响热烈、给予高度评价。大家普遍感到主要有4个特点: -
王一宏:
这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五中全会精神,以系统观念研究谋划四川"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统揽各领域重点部署,对于我省更好把握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促进高质量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
王一宏:
全会深入分析四川发展的国内外环境和阶段性特征,认为今后五年是抢抓国家重大战略机遇、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成势见效的关键时期,四川发展具有多方面优势和条件,战略动能更加强劲、战略位势更加凸显、战略支撑更加有力。
-
王一宏: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制定和实施好我省"十四五"规划,事关治蜀兴川全局,事关长远发展大计。
-
王一宏:
全会重点研究我省"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重大问题并提出建议,描绘了四川未来发展宏伟蓝图,明确了奋斗目标和前进方向。
-
王一宏:
过去一年,面对错综复杂形势特别是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洪涝灾害等多重困难挑战,省委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部署要求,以非常之举应对非常之时,用非常之力推进非常之事,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突出抓了"四件大事"和十项重点工作,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取得决定性成就,治蜀兴川各项事业取得新的重大进展。
-
第二、关于这次全会的重大意义
这次全会是在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胜利在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即将开启的重要历史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
全会高度评价四川"十三五"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充分肯定省委十一届六次全会以来省委常委会的工作,进一步激发了全省上下砥砺奋进、攻坚克难的信心决心。
大家一致认为,"十三五"时期是四川发展历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省委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深入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展、全域开放"等战略部署,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征程积蓄了强劲动能、赢得了战略主动、奠定了坚实基础。 -
王一宏:
彭清华书记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有关规定,批准吴旭同志辞去十一届省委委员职务。全会审议并通过了省纪律检查委员会关于陈吉明、雷洪金严重违纪问题的审查报告,确认省委常委会之前作出的给予开除党籍的处分。
全会结束时,彭清华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学习领悟全会精神作了深刻阐释,对贯彻落实全会精神提出明确要求。全会号召,全省上下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同心同德、顽强奋斗,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在新的历史起点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奋力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四川新胜利! -
王一宏:
第一、关于这次全会的基本情况
中国共产党四川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2月3日至4日在成都举行。全会由省委常委会主持。出席全会的有,省委委员88人,候补省委委员4人。省纪委常委、省监委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会议。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代表中部分基层同志和专家学者也列席会议。
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听取和讨论了省委书记彭清华代表省委常委会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
王一宏:
各位记者朋友,大家下午好!非常高兴和大家见面。按照发布会安排,我把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有关情况,向大家作个通报,通报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
主持人 李晓骏:
首先,请王一宏先生介绍有关情况。
-
主持人 李晓骏:
今天,我们邀请到新任省委新闻发言人、省委常委、秘书长王一宏先生,省委副秘书长、省委政研室主任唐文金先生,省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郑备女士,经济和信息化厅党组书记、厅长朱家德先生,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刘东先生,商务厅党组书记、厅长刘欣先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戴允康先生,请他们介绍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有关情况,解读全会精神,并回答媒体关心的问题。今天共有26家境内外媒体74名记者到场采访报道。
-
主持人 李晓骏: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首场中共四川省委新闻发布会。刚刚闭幕的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四川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制定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对四川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总体谋划和系统部署。
-
四川在线
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委外宣办主任李晓骏主持。
-
四川在线
首场中共四川省委新闻发布会将于12月7日14点在成都举行,发布会主题是解读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
省委常委、秘书长王一宏将出席发布会并做主发布,省委政研室、省发展改革委、经济和信息化厅、科技厅、商务厅、文化和旅游厅等六部门的主要负责同志将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
届时,四川在线将对本次新闻发布会进行全程图文直播,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