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桐梓林小学 苏光辉

http://www.scol.com.cn  (2018-09-06 11:13:19)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吴娜

(图片来源:成都市桐梓林小学)

推荐词

他,是桐小学生们的良师益友;他,是桐小老师们敬佩的人;他,热爱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在科技教育领域硕果累累;他,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不平凡的业绩。他就是桐梓林小学科学教师,成都市优秀科技辅导员苏光辉老师。

只为逐梦,无问西东

——成都市桐梓林小学苏光辉老师事迹介绍

他用实干成为人们心中的“偶像”

走进成都市桐梓林小学,浓郁的科学教育文化气息感染着人们,“科学育慧 桐梓成林”是桐小师生奋斗的目标。在桐小人多年不懈的努力下,桐梓林小学成为四川省市科技基点示范校。在学校科技特色的建设中,有一位老师身先士卒,承担重任,做出巨大贡献,他就是老师们点赞,学生们喜爱的苏光辉老师。

“苏老师上课风趣、幽默,我们都喜欢上科学课!”三年级三班颜路珈同学说“苏老师除了教我们科学知识,还常常给我们讲故事,讲做人的道理,我最喜欢他讲的一个‘熊’孩子成长为高级厨师的故事,我知道了踏踏实实做事才能成功!”六年级二班黄子芮是苏老师的小粉丝之一,她喜欢上苏老师的课,因为在科学课上老师补充的许多科普知识非常吸引人,在黑板上画的科普图形象生动,耐心启发她制作的环保创意作品“冰山融化模型”是她最珍爱的宝贝。小黄同学说:“苏老师带给我们灵感、创意、关爱,同学们都喜欢他!”在每学期的师德满意率调查中,苏老师总能获得满意率100%。

苏老师是桐小学生的良师益友,也是桐小老师们敬佩的人。王瑄是一位年轻的科学老师,她发现苏老师的办公桌抽屉里装满了各级科技比赛的获奖证书,其中还有不少专利证书。苏老师制作的科技教育的作品摆满办公室,生活废水处理循环装置在其中格外引人注目。这件发明刚刚在5月的成都市科技活动周中一展风采。这是苏老师上环保课时的特色教具,通过每一层不同的材质对水中的杂质及有害物质进行吸附和过滤,循环往复后,生活中的污水就可以再次用来浇花,冲洗马桶等,可以更直观的让学生观察到废水循环处理的过程,增强了学生节约用水的环保意识。王瑄对苏老师佩服之极,拜他为师,她希望自己在“偶像”的指导下,成为优秀的科学老师,成为优秀的科技辅导员。

在同事们眼中的苏光辉是一名不折不扣的“实干家”。2012年苏老师来到桐小工作,他一直致力于他热爱的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满怀激情,拼搏奉献,书写辉煌,堪称科技教育工作者的典范。他三十年如一日,白天教书育人,备课、上课;晚上回到家还不断的充实自己,查资料,做笔记、画图纸。数不清的节假日,他为了辅导好学生的一个发明创意,放弃休假,和学生一起走访市场、深入钻研,精心设计,制作模型;一个发明创意写了改,改了写,制作模型,试一下不行,又重新制作,不觉满意不甘罢手。另一方面,苏老师作为武侯区科技教育发明项目专家组成员,面对时下青少年发明作品中创新性不足的问题,深感焦虑,他深刻的洞悉到,学生的问题首先是教师的问题,教师的辅导能力薄弱,导致了学生的发明创造能力不足,为此他每年都在武侯区举办教师培训讲座,将自己多年的辅导心得无私的奉献出来,有时还直接到兄弟学校亲自指导教师和学生们。他辅导的学生多次获省市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其中三次获成都市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最高奖“英特尔英才奖“,两件小发明作品代表成都市参加四川省科技创新大赛,分获一、二等奖。辅导的学生有40多件发明作品获国家专利。知晓苏老师的老师、学生、家长越来越多,如今,他在武侯区乃至成都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界都有着广泛的影响。名人苏光辉是桐小人的骄傲!

他用执着书写激情洋溢的教育诗篇

苏老师是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却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着奇迹。入职教育行业,至今已近三十九个年头。从业当初,他任教美术学科,那个时候学校的办学条件十分艰苦和简陋。没有像样的教室,也没有可选用的工具和材料,一只铅笔、一本图画本都是那么精贵。恰好,苏老师擅长中国画和书法,在学科教学上,发挥这一优势。经过几年的教育实践,他摸索并编写出了一套培养学生学习绘画入门的技法歌,有效解决了入门教学的难点。众所周知,学习中国画的入门教学一般是从画杂树、杂枝开始的,只靠临摹不能解决技法问题。于是,他找来很多树枝条,组合成一棵完整的树,不断变换树的形态,不仅解决了写生训练,也使孩子们逐步掌握了树枝交叉重叠的遮挡关系;解决了物景“近深远浅”、“近高远低”等一系列的技法问题。几年后,孩子们的绘画作品开始陆续在报刊上发表,并在各类美术展评活动中获奖。撰写的《浅析织补的技法训练》《小学美术教学中线描的运用》等多篇论文在《中国教育报》和其他学术刊物发表。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也开始获得诸多的荣誉。2006年6月,受中国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报等多家单位邀请,参加了“首届全国世纪之星少儿书画大赛”大型画册的编写工作,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参加了该画册的首发仪式。连续多年他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各级“优秀指导教师”。

转眼间,一晃十多年过去了。教育改革的浪潮将苏老师推向了新的平台,学校安排他任教《科学》学科。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科学》课程的理念和标准更加注重对孩子们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是对老师个人素养与能力的考验。苏老师十分清楚,要让孩子们喜欢上这门新课程,首先就得让孩子们喜欢任教这门课的老师,孩子们的兴趣应该也是从这里开始的。在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坚持选拔、组织、训练学生参加各类科技活动和比赛。桐梓林小学是四川省市科技基点示范校,守护这块牌子,任重而道远。他从一般性科普活动着手,针对学校实情、学生兴趣、个人兴趣和个人能力,加以完善和提升科技特色项目。经过几年的摸索和实践,学生的小发明、小论文逐步形成了桐小科技特色的亮点;特别是小发明在省市区具有很大的影响力。苏老师也因此受邀成为武侯区“小诸葛科技创意大赛”的主创人员兼评委。连续被中国科协,四川省科协,四川省教育厅、成都市教育局授予“科技优秀辅导员”,被武侯区区委区府授予“优秀科技工作者”、“区学科教学带头人”。苏老师不满足于传统项目的指导,他要求自己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科技教育特色,其中电脑机器人、创意空间模型、环保教育等项目,在各类比赛中再创佳绩,受到媒体、社会、家长的广泛关注与好评。他撰写的《小发明关键在“小”、“巧”上下功夫》、《家具行业对周边环境的污染调查》等多篇论文在《少年发明与创造》,《中国科技教育》刊物发表。2015年7月,被成都大学教育学院聘请为“国培计划授课专家”。

他用坚守诠释不平凡的教育人生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如今,苏老师已59岁了,可他还坚守着这份教育的热情,忙碌在教育教学的一线,桐梓林小学作为四川省科技教育示范校,参与的科技活动多,任务重,可苏老师从不把自己当老教师对待,总是身先士卒承担重任,例如每学期学校都要开展一次成都市模型制作活动,由于孩子们的动手能力不同,每次总有不少孩子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于是每到科技模型制作时,他的办公室就成了“维修工厂”,这边苏老师刚上完课,那边孩子们就围着苏老师的办公室等着修理模型,于是苏老师顾不着休息,又不厌其烦的为每一个孩子们解决制作中遇到的问题,有时比年轻人还有干劲,一点都不像临近退休的老教师,为此也有些人不解的问他:你这是为了啥?苏老师总是淡淡的一笑,答到:“站好最后一班岗”。2017年11月四川新闻网环保频道记者还对苏老师做了专访,在访谈中,他谦虚地说:“我只是在为青少年科技教育做我力所能及的事。作为一名教师,责任与担当,不忘使命,做好份内事,让良心得到安慰。”苏老师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平凡的答语,反衬了一位老教师的不平凡。苏老师的故事仍在继续,我们由衷点赞:向您致敬,奋斗的苏光辉老师!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