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39个重灾县:
    2008年
    2017年
    地区生产总值
    固定资产投资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第一产业增加值
    全部工业增加值
    服务业增加值
    0亿元
    3倍
    0亿元
    4.4倍
    0亿元
    4倍
    0亿元
    1.9倍
    0亿元
    3.1倍
    0亿元
    3.7倍
    人均GDP
    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
    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
    0亿元
    3倍
    0亿元
    2.9倍
    0亿元
    3.1倍
  • 点击上图
    查看详情
    • 持续实施10项民生工程,每年办好一批民生实事。
      设施极大改善,城乡办学条件基本均衡,管理水平逐步提高,教育资源日益丰富,建立了四川与港澳的教育合作交流机制。
      重灾区医疗机构床位总数较2007年增长0%,先后建立了川港康复中心和八一康复中心两个高端康复机构和0个基层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
      灾区文图两馆面向社会无障碍、零门槛开放;
      特殊人群按需定制配送服务;
      “巴蜀讲坛”系列活动,“大震不屈,大爱无疆——图书馆在行动”图片展等大型展览的举办和开展。
      废墟上重新崛起的美好家园,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重要窗口。
    • 2017年工业增加值达到0亿元,占全省比重0%,规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亿元,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0%
      加快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灾区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
      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航空与燃机、轨道交通、生物医药和高端医疗设备、石墨烯等产业发展,形成了一批百亿企业、千亿产业、万亿集群。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域旅游持续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共享经济、数字经济等新产业新模式新业态蓬勃发展。
    • 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现代农业产业融合示范园区59个,灾区农产品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
      推进藏区新居、巴山新居建设
      北川新县城拔地而起,汶川、青川县城、都江堰市焕然一新,映秀、水磨、汉旺等建成旅游名镇和工业新镇,汶川水磨镇荣膺“全球灾后重建规划设计最佳范例奖”。
    • 2017年成德绵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突破0万亿元、增长0%
      成德绵为核心区域、着力打造航空、航天、信息安全 等10大军民融合高技术产业基地 推进中国(绵阳)科技城、成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 区、德阳国家高端装备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基地等建设 强化金融对科技创新、成果转化支持力度,推动大型 低速风洞等一批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
      成都、绵阳等地引才引智工程成效明显,创新人才支撑更加强劲。
    • 水利、能源、通信、市政公用设施等功能全面增强。为灾区长远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建成:成绵乐城际铁路、成渝高铁、西成客专和广元 至巴中高速公路; 加快建设:成兰铁路、川藏铁路、汶马高速、雅康高 速、绵九高速
      新改建农村公路0公里;
      灾区所有乡镇和建制村通硬化路
    • 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实施生态系统建设、人居环境提升、地灾综合治理等重点工程,生态功能逐步修复。
      卧龙、九寨沟、王朗等保护区成为全国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范本
      大力营造生态经济兼用林、特色经济林,建成林业产业基地面积达到1273万亩
      打造一批自然生态、民族文化、三国环线、乡村民宿等精品旅游线路和景点
    • 2017年灾区贫困县由18个减少到13个,贫困人口由99.9万人减少到22.32万人
      住房
      产业
      就业
      基础
      教育
      医疗
      生态
      东省对口帮扶甘孜州、浙江省对口帮扶阿坝州;落实帮扶资金5.4亿元,同时省内对口帮扶投入资金11.65亿元。
  • 经过一场场气壮山河、艰苦卓绝的特殊战斗,灾区取得了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巨大胜利,书写了从悲壮走向豪迈的恢弘篇章,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
    汶川地震灾区39个重灾县GDP年均增长9.3%,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年均增长9.2%、11%,贫困人口从2012年底的127.1万人降至2017年底的22.3万人,贫困发生率由11.6%降至2.1%。奋力跨越的不只是灾区。巴蜀大地呈现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民生不断得到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干部群众奋发有为的良好局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灾区发展的美好前景催人奋进。勤劳的四川人民正在以实际行动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四川新篇章!
    数据来源: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