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推进“三型”科技社团建设

  ——四川省金属学会五年工作回眸

http://www.scol.com.cn 四川在线 ( 2019-03-11 15:47:07 ) 来源:四川在线

五年来,四川省金属学会把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贯穿学会工作始终,全面开启建设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技社团组织新征程,再创学会新局面。学会连续24年获得四川省科协年度学会工作先进集体、中国金属学会先进集体称号。2016年,被四川省民政厅评定为“5A”级社会组织,被四川省科协评为“十佳学会”。

 

打造多层次交流平台构建平台型社会组织

 

近年来,学会从社会、企业、会员的需求出发,不断培育新的具有特色的学术交流平台,逐渐形成了五个层面的学术交流平台,得到会员们的一致赞赏。

第一层面,围绕国家战略资源开发试验区的建设,承接上级学会和地方政府的委托,邀请院士、专家参加学术交流会,共同创建了“2014全国钒钛学术交流会”“攀枝花钒钛资源综合利用院士行暨攀枝花钒钛(国际)论坛”“2016攀枝花钒钛论坛——军民融合共促钒钛发展”等国家级学术交流平台。

第二层面,集合国内科研院所、高校、企业搭建了研究型的学术交流平台。共同主(举)办了3届“钒钛微合金化高强钢开发与应用技术交流会”,2届“第三届钒产业先进技术交流会”“2013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年微合金非调质钢学术年会”和“2014第三届钛资源综合利用新技术学术交流会”。

第三层面,与各省市兄弟学会搭建了多个省际间实用型的学术交流平台,并轮流主(举)办了 “川、冀、滇、皖四省钒技术交流会”1次,“冀、晋、琼、粤、川、辽、鲁七省矿山学术交流会6次,“中南·泛珠三角十一省(区)炼钢-连铸学术年会”3次,“中南·泛珠三角地区轧钢学术交流会”4次,“十一省(市)金属学会冶金安全环保学术交流会议”3次,“华西冶金论坛学术会议”1次,“炼铁及原料降本增效实用新技术新设备研讨会”1次,“低成本炼钢技术交流论坛”1次,“电子商务在钢铁交易及冶金设备、备品备件管理中的应用交流推介会”2次,“2017年低成本炼铁技术研讨会”1次。

第四层面,推动、参与和帮助学术委员会、市学会,结合自身实际开展学术(技术)交流会,消除省内企业间的技术壁垒,逐渐走向共性技术共同发展的道路,形成了省内企业友好型的学术交流平台。支持举办了“成都市科学技术年会——冶金论坛”,“四川省金属学会轧钢学术委员会学术交流会年会”5次,“四川省金属学会耐火材料学术委员会年会”5次,“四川省金属学会炼焦化学学术委员会年会”1次。

第五层面,加强对学生和青年人才的培养、举荐,学会2016年创设了四川省金属学会冶金青年科技奖,创办了四川省金属学会青年学术年会,为青年和学生搭建展示四川省冶金、材料青年科技工作者风采的学术交流平台。

 

积极探索新路径构建开放型社会组织

 

新的时期,新的征程。上级组织吹响了向经济建设主战场进军的号角。学会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积极投入到探索创新学会工作新路径之中,开疆拓土,建设开放性、更具有包容性的社团组织。

2016年,学会主动与米易县政府签订了创新驱动助力工程合作协议,为米易县政府和企业提供国际国内冶金、矿山、机械装备、钒钛深加工、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的市场信息、最新技术动态。同时,组织专家到米易县企业进行技术咨询与服务。

在服务企业方面,学会坚持在江油市开展“科技专家企业行,助力企业谋发展”活动,每年精心选题,帮助民营、中小企业解决生产、技术、经营中的疑难问题。

在服务社会方面,学会构建江油市特钢分析测试共享平台,提高设备利用率,为地方企业提供计量检测技术服务。通过平台建设,不仅服务会员企业,同时服务非会员企业。

 

深化学会体制改革构建枢纽型社会组织

 

近年来,随着国家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学会勇于担当,勇做知行合一的行动队,初步形成枢纽型的社会组织雏形。

学会承接了省科技厅科技成果评价和技术鉴定(冶金科研成果鉴定),完成了52项四川省冶金、材料科技成果评价任务;推荐了48项科技成果参加国家、省级科技奖励推荐工作;承担了四川省经信委委托的《四川省新材料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课题,与会员单位、兄弟学(协)会共同完成了各级政府委托的《四川省钒钛、钢铁及稀土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含钒热轧带肋抗震钢筋技术条件研制》《高强钢筋开发与推广应用情报研究》《江油市特钢产业技术创新现状和急需突破的共性及关键技术调研》《攀枝花市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等课题调研、编制任务。

同时,学会积极主动为党委政府科学决策提供依据。组织科技人员编制《四川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技术路线图》,为四川省钒钛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开发的战略和政策研讨提供了信息基础和决策参考;通过省科协《科技智库要报》向省委、省政府提出关于《开展钛金属制取创新工艺路线研究》建言献策书和《为保障四川省的建筑安全建议在地震高发区强制实施<含钒热轧带肋抗震钢筋技术条件>》建言献策报告。

学会在建设开放型、枢纽型、平台型科技社团组织的同时,努力服务社会、服务行业,打造适宜的冶金、材料产业发展生态圈。组织专家参加四川省化解钢铁过剩产能工作,编辑“金属材料系列科普读物”工程,以及开展科普日、科普进社区等活动,扩大冶金知识的传播。(省金属学会)

编辑: 王钥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