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回顾八年援建四川历程 来听听香港特首的三点启发
2018-05-11 17:46:14 来源:四川在线 编辑:何勇
-
四川在线消息(记者 袁婧 林凌 摄影 何海洋)5月11日,在“5·12”汶川特大地震十年前夕,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林郑月娥出现在四川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灾后重建与管理学院,这也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援建四川的190个项目之一。
/home/img/file/20180511/20180511173926_0341.mp4
scolplayer视频播放器站在“5·12”援建分享会的讲台上,林郑月娥又回忆起了八年援建的不易和艰辛,“我本身不是学工程的人,能力非常有限,所幸有很多人帮助我们,想对他们再次表示感谢。”
在香港特首看来,历时八年的援建也给她带来了三点启发。
“急是没有用的。”林郑月娥说,第一点启发就是做重大工程的时候前期规划非常重要。这方面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的选址就是很好的经验,在她看来,从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和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的选址都非常好,是很好的经验。同时,她也坦言,在省道303的重建过程中,也是为了早日抢通,也在设计中忽视了大自然的力量。
2016年5月11日,香港援建四川省道303线映秀至卧龙公路灾后恢复重建工程正式贯通。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出席贯通仪式,并参观了香港援建四川汶川地震卧龙重建项目。(资料图片 记者 郝飞 摄)
林郑月娥认为第二点启发就是要保持可持续发展,同样是在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卧龙神树坪基地和都江堰大熊猫救护与疾病防控中心,邀请了很多香港和内地的专家,为打造绿色建筑出谋划策。
回忆两年前实地走访卧龙自然保护区,看到老百姓的新生活,林郑月娥表示欣慰。“第三个启发就是还要考虑管理,只有以人为本才能营运得好。”她说,援建四川地震灾区,除了把香港的专业知识与四川同行分享,就是要对人民有更好的交代。
2016年5月11日,时任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林郑月娥女士与大熊猫亲切互动。(资料图片 记者 郝飞 摄)
十年前,林郑月娥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首任局长,即参与到香港援建四川工作中。
“要么‘写支票’,要么‘交钥匙’,但我们选择了更加独特的援建方式。”林郑月娥说,香港选择了港方出资,建设交予本地。这并非完全放手,从设计到招投标再到监督审计,川港两方都共同参与,这也奠定双方坚实的合作基础,升华了彼此友谊。
“从援建来看,也体现了香港能办事的精神。”林郑月娥相信,有了这种能办事的精神,香港会有一个更好的明天,对我们国家的贡献也会越来越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