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南播良种 江油开出“产业花”
2018-05-11 08:46:48 来源:四川日报 编辑:邓强
-
5月9日,江油市中原爱心学校的孩子们展示亲手制作的感恩卡。 河南日报记者尚杰摄
5月10日,江油市创元路上的江油·河南工业园内,企业开足马力生产。
“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河南省以产业援建和“交钥匙”方式,投资3亿元建设了江油·河南工业园,如今已成为江油市发展工业的核心区。在其带动下,整个江油工业园的产值从不足10亿元到突破500亿元,一大批新项目即将落户于此,为江油工业发展攒足了后劲。记者感受到一种微妙的“催化效果”——河南援建项目打下坚实基础,江油干部群众加倍努力,释放出十倍、百倍的产业想象力。□本报记者祖明远河南日报记者尚杰
1
河南建“轨道”,江油跑出50倍加速度
调味品企业四川清香园,现在每年接待参观游客高达30万人次。该公司生产酱油近200年,可供参观的内容很多,但在地震前却一直没有展示的空间。
2011年,江油·河南工业园建成移交后,清香园实现了“腾笼换鸟”——整合老城区分散的3个园区,新园区是过去面积的5倍,也为建设展览馆提供了条件。新园区还上马全自动灌装机器人生产线,过去一小时灌装3000瓶调味品,现在效率提升了4倍,成本下降为过去的四分之一。
清香园的速度,在江油工业园不是唯一。在园区党工委委员、纪工委书记熊大斌印象中,援建后快速发展的企业很多,整个园区产值地震前不足10亿元,2017年突破500亿元。过去江油工业集中分布在城市近郊,与拓展的城市“犬牙交错”,“想上的项目很多,但‘衣服紧’伸不开拳”。江油·河南工业园位于城市远郊,扩容后,使整个工业园区总面积增长近4倍。
重新复盘,不难理解江油工业的快速发展。作为兴起于三线建设的老工业城市,江油有比较雄厚的高端金属材料和装备制造基础,但受限于发展空间,其升级和引进产业链配套项目的冲动一直未能有效释放。河南援建的工业园恰逢其时,一批老企业进行技改升级,下游配套的汽车模具等项目也汇聚于此,产业发展的“化学反应”就自然发生了。
2
李白的诗酒明月,释放文旅产业想象力
5月9日,记者一行来到青莲镇的李白故居景区。在雨中,仍有外地旅行团跟随导游进园。
地震中,李白故居损毁严重。河南省文物局援建人员第一时间赶到李白故居景区,制定了文物修复方案,投入5000万元,一年内完成了修复工程。河南援建者在景区增建了“清风明月园”观景台,竖起李白伴月塑像,建设了一批配套设施。重新开业的景区,游客接待量提高了一倍多。
河南作为中原大省,拥有丰富的文物保护修复经验,先后投入近1亿元,对李白故居和李白纪念馆进行了文物修复和整体提升。如今,在李白故居的山脚下,青莲国际诗歌小镇雏形已现,展厅内入眼即是一池清水,池边是李白举杯塑像,在灯光映衬下,水中李白的倒影随波起伏。小镇内还启动了占地2000多亩的李白文化产业园项目,打造集文化创意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的综合体,进一步擦亮李白文化名片。
随着一系列文化项目的启动,李白文化的一脉幽香散发开来。10年前,青莲镇接待游客不足10万人次,2017年已超百万。“2015年中央电视台中秋晚会在我们这儿举办,今年将举行‘一带一路’李白文化相关活动,将李白影响力拓展出国门。”江油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