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四川职业足球的寒冬期不同,四川业余足球联赛力图为职业足球奠定“群众基础”,注入“新鲜血液”,是足球爱好者心中的一抹亮色。
2016年是四川省业余足球联赛“元年”,首届四川业余足球联赛吸引了各市州3000支队伍,10万人次参赛,8个月比赛时长超3万场的“坝坝足球”,让业余足球的旋风席卷各大绿茵场。
这些数字将在2017年的四川业余足球联赛进一步增长,四川省业余足球联赛作为全省足球唯一官方赛事,预计将有20万人上场踢球,6个月赛期覆盖2000万人群。
投资600万,“草根足球”初具规模
四川省业余足球四级联赛分别是:区县级联赛、市州级联赛、省级分区赛、省级总决赛。“很多地方的业余足球开展情况都超过了我们的预期,规范地推动其发展也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据四川省足协负责人胡鹏春透露,为打造赛事,2016年四川省体育局、四川省足协已投入资金600万元。
事实上,四川省业余足球已经有了相当规模。以成都市为例,如今有城市甲乙两级联赛,其中,乙级联赛分7个区县进行,每个区县最少都有20支球队。“我们全年举办的11人制、5人制业余足球赛超过1.2万场。”成都市足协竞赛部主任李庆说。
而在“四川省足球之乡”三台县,每年都要举办600多场的各类足球赛,参与人数都在上万人次。“相信随着四川省业余足球联赛全面铺开,四川业余足球水平还将站上一个新高度。”四川省体育局局长朱玲说。
边远地区对业余足球的热情也尚未停止。据省运动技术学院副院长、省足协秘书长蔡世民透露,早在2015年省足协对四川省各地业余足球情况展开调研时,就发现许多基层区(市)县都有自己的架构完整的足球联赛,甚至连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等边远地区,也有业余球队和自己的比赛,才敲定举办业余足球联赛的想法。
“老将”站台,坝坝球约起来!
2016年,四川足球“黄色狂飙”时代的代表性人物余东风、魏群、姚夏、邹侑根、刘斌、李庆等人也悉数到场,在四川业余足球联赛众多活动中“扎起”。余东风说:“推广普及足球运动,营造足球氛围,提高足球人口是四川省业余足球联赛的宗旨,我们这些足球‘老人’肯定要为此做些贡献嘛。”马明宇也表示,很高兴能成为四川业余足球一份子,准备“找人约踢坝坝球”。
为了让坝坝球踢得顺畅,2015年起成都市发文鼓励各方建设示范性足球场,这类场地采用政府财政投入或企业、个人融资建设模式,建成后凡通过验收的,给予补贴,一个5人制场地补贴7.5万元,7人制场地补贴20万元,标准场补贴50万元,这一举措极大刺激了民间资本投建足球场地的热情,球场数量出现了井喷式发展。截至当年年底,成都市就新建球场200余片,2017年五人制和七人制球场会再增加300余片。
足球场地多了,足球爱好者踢球方便了很多,选择面也大了很多,交通、球场质量、场地服务等都是他们的考量点,而一些跟不上市场节奏、经营不佳的球场自动淘汰出局。“踢球的场地越来越多了,以前打10多个电话都订不到场地,现在随便打一个电话,好像都有球场供选。”对曾困扰过自己的“订场难”,足球爱好者李松林感触很深,“以前要想踢场球,不是时间不合适,就是找不到场地。现在,只要人凑齐了,场地随时有。”
业余足球未来5年:183个县全面铺开
成都的社会化足球场地在比拼质量和服务之时,省内其他地方足球场建设也步入加速阶段,按照四川省足协规划,力争到2020年,四川省业余足球联赛要覆盖全省183个县(市区),而每个县(市区)都要建一座带看台的标准足球场,以及若干11人制球场和五人制球场。省足协一工作人员说,“届时,四川的业余足球会更热闹。”
对四川省业余足球联赛的未来,赛会组织者显然有更多打算。省足协秘书长蔡世民说:“我们要把这个比赛打造成全国领先的知名品牌。”按照四川省足协拟定的《2016—2020年四川省业余足球联赛规划》,2020年183个县将全面展开业余足球联赛覆盖人群数将超20万。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的四川,足球已经成为继跑步之后最火爆的运动,越来越多的商家也参与了进来,赞助比赛,组建球队,而这也“盘活”了很多球技不错的业余球星,这些球星在学习、工作之余,征战业余足球联赛成了第二职业,甚至是主业,每次参加比赛,通常可以得到一套球服,或赚些赞助商的出场费,如果得了名次,还能获得自己所代表的企业发的几百到几千元不等的奖金,增强了比赛的积极性。当然,对于大部分的足球爱好者而言,参赛纯粹是享受足球,没有功利,只有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