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中国
报告原文
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会内解读
汪泓代表(上海市宝山区委书记):
这些年,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对美好环境的渴望也越来越强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我听后非常振奋。一度人们觉得可以先发展经济,再保护环境。事实上,这种发展理念是不可取的。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转变理念,实现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同频共振”。
童小华代表(同济大学测绘与地理信息学院院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报告中强调,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这一重要论断,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建设美丽中国的高度重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要和谐共存,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走出一条绿色发展道路,倡导绿色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到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建设目标,需要大家在环境治理上出力,为国家发展美好蓝图作出自己的贡献。
会外连线
王毅(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科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副院长):
新时代把美丽中国建设摆在重要的位置,有五个基本导向。
首先是时代导向,要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二是目标导向,使生态环境质量提升成为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三是问题导向,进入新时代,优先解决人民群众感受最深的大气、水、土壤等污染和突出的生态破坏问题。
四是治理导向,美丽中国建设需要依靠制度建设和多方共同参与,提高全社会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五是全球导向,不仅要建立美丽中国,还要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要实现“美丽”这一目标,不是短期的追求,而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久久为功的过程,是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本报记者姜泓冰许诺)
《人民日报 》( 2017年10月19日 11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