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敏利

http://www.scol.com.cn  (2017-03-03 18:21:20)  来源: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网站  编辑:余普

近年来,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推动和社会的广泛参与下,我省林业产业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2015年,全省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2664亿元,比2014年增加328亿元,增长14.4%,农民人均林业收入1165元,比2014年增加132元。但作为林业大省,我省农民通过林业产业获得的收益占比还有较大提升空间,林业产业在脱贫攻坚中的支持作用还未得到充分发挥。我省四大连片特困地区中的88个贫困县,面积超过全省的三分之二,全部处于山区,这些地方既是林业资源的集中分布区,又是贫困人口较为集中的地区,如果能够充分发挥山区林业比较优势,发展特色优势林产业,可以有效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破解山区农民脱贫增收难题。

林业产业发展潜力大、前景好,但生产周期长,前期投入大,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目前我省林业产业服务脱贫攻坚主要面临以下困难和问题:一是发展基础薄弱。我省多数林区道路、排灌设施等建设滞后,严重制约了林竹基地、森林景观的培育和开发利用;加之林区公路通车能力弱,不少林产品处于采运经济半径边缘,致使许多林产品难以开发,丰富的林业资源无法惠及当地农民。二是发展严重不足。我省标准化、规模化的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只占基地总规模的20%,需要改造的低产低效林达3000多万亩;我省对山区单位林地面积投资额仅1092元/公顷,与全国平均水平有明显差距;全国扶贫重点县的扶贫资金中,林业仅占11.5%;林产加工企业90%以上的产品为原料型初级加工产品,产业链条延伸不够,产业化程度不高,区域知名品牌少;科技创新应用不足,林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仅为40%。全省商品林用地是耕地面积的128%,林业对全省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只有7.4%,农民群众还没能主要依靠林业脱贫致富。三是金融支持不够。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劣币驱逐良币”现象严重,大量评估工作主要由非专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中介结构开展,高估和低估现象常有发生,龙头企业等主体难以以林权获得贷款。林权小额贷款困难较多,进展缓慢,还没有惠及广大林农。林业经济主体、特别是中小林业企业、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和家庭林场等新型经营主体贷款困难,成本偏高。金融机构对林业基地建设贷款较少,基地建设融资供需矛盾突出。四是服务保障不足。产业社会化服务滞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林业扶贫人才匮乏。新型经营主体培育不足,专合组织、家庭林场等数量少,带动能力不强,利益联结等方式不够灵活。林权流转、森林资产评估、森林保险、金融扶持等政策不够完善,林权资本化进程滞后。产业管理机构队伍不健全,产业发展政务服务不足,信息、政策、营销等服务远不能适应发展需要。

建议:

一、做好产业规划,加强政策引导,优化林业产业结构布局。依据龙头企业、跨区域产业集聚地、林业产业园区、林业产业要素交易机构和专业展会五大载体,坚持推进各类资源型基地建设,提高我省林地产出。一是鼓励指导林业产业龙头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二是推动林业产业的中小企业转型,向“专精特新”发展,培育和发展一批成长性好的特色林业企业;三是充分发挥森林旅游、森林康养产业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加快我省绿色生态建设。

二、强化财政支持,加强林业产业补贴导向性,改善投资环境。针对林业基础设施差、地方财政投入不足的状况,参照对农业扶持的做法,设立林业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支持山区开展现代林业产业基地建设,开展林区道路、水利、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产业发展的资源供给能力和开发利用水平。提高补贴的连续性,导向性,由造林补贴为主向抚育管理补贴倾斜;在林权抵押贷款中扩大经济林贷款,尽快推进对经济林的保险和保障措施。

三、强化金融支持,设立长周期低息贷款产品。建立以专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为主,非专业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机构为补充的森林资源资产评估体系,规范森林资源资产评估行为,为林权抵押贷款工作的顺利推进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大林农小额贷款工作力度,推进其惠及大多数林农。指导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产品,强化对中小林业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林场等新型主体的信贷支持力度;指导国有或国有控股类金融机构配置与林业生产周期相匹配的长周期低息金融产品,为开展林业基地建设、促进农民增收提供资金保障。

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一是以四川林业产业协会为中心,建立产业集群公共服务平台。二是以四川省林业培训部门为中心,建立健全林业产业集群人才培养机制,开展人力资源培训,特别是加大集群内“专精特新”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培训。三是由省林业主管部门,组织有实际经验的教师及科研人员,编写“林业产业技术培训”等内容的教材免费发送。